半个世纪撑起学校产学研一片天
——记小麦育种专家、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研究员赵瑜
通讯员 孙文生 高掌平
(中国青年报,2011年10月10日)
在陕西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校外实训基地豆村农场里,有这样一位老人,他相貌普通,穿着朴素,一眼看上去和当地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,他就是小麦育种专家、研究员赵瑜。半个世纪的岁月,他和自己培育的种子一样,把根扎在土地里;和种子一样坚强生长,默默无闻;也和种子一样,到了秋天,捧出沉甸甸的果实。
今年7月1日,建党90周年纪念日。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平坦宽阔的大操场上,满头银发、年过七旬的赵瑜,在两万余名师生的掌声中,走上主席台,接受学院党委的表彰和2万元现金奖励。50多年来,他钟情小麦育种事业,含辛茹苦,辛勤耕耘,先后培育出“武农”系列5个小麦品种,在陕西和黄淮麦区其他几个省大面积推广,累计达6000多万亩,惠及无数农民。
赵老与陕西杨凌结缘,其实有很多偶然的故事。
成为豆村农场的“常驻代表”
1959年,即将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赵瑜,作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:放弃留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,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。赵瑜本想回甘肃老家,可当时西北区分配名额很少。于是,他在分配志愿表上填上了两个字:陕西。
毕业后,赵瑜来到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中专学校——武功农校(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前身——编者注)。
当时的中专学校一般不搞科研,赵瑜就先教课。虽然每周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,还兼着班主任,但赵瑜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——育种。于是,他结合教遗传育种课,利用教研组仅有的农作物标本地和育种实验室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,从零起步,悄悄搞起了小麦育种。当时,赵瑜把自己的宿舍变成了种子室,箱子里装的、墙上挂的,都是育种材料。
5年后的春天,陕西省在扶风县为学校划拨了教学试验基地——豆村农场。赵瑜急不可耐地带了一个班的学生前去。
站在暖暖的春风里,赵瑜隐隐觉得:这里,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地方,那个能让梦想生长的地方。
同来的老师们都回了学校,赵瑜却执拗地留了下来,吃在农场,住在农场,在农场办公、搞科研、做试验。他暗下决心:今后,就在这里扎根!
赵瑜的执著,最终赢得了学校的支持。他如愿以偿,成了学校在豆村农场的“常驻代表”,而且一驻就是50年!参加工作后的第九年,赵瑜培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——“武农132”在豆村农场横空出世。因为比原有品种增产显著、种植效果突出而得到专家和农民群众的肯定,很快推广开来,一时成为关中塬区和山区的小麦主栽品种,还推广到河南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甘肃等小麦种植区。
不求做官只愿安心育种
1983年,依旧整天和种子较劲儿的赵瑜面对一个新的十字路口,他进行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选择。
当时,正值学校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当口。当时的校党委书记马伯援找到赵瑜说:你是北京农业大学的高才生,有科研成果,群众口碑又好,希望你能担任学校领导。赵瑜一面对领导的认可和肯定感到欣喜,一面又露出些许烦恼。他对马书记说:“我的志向是搞小麦育种,如果想搞行政,当年就不会自愿放弃大城市省级机关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来农校了。”
马书记不甘心,又找到学校主管上级省农业厅分管人事的副厅长来农场约赵瑜谈话。这一次,赵瑜又找出一堆说辞:“我理解领导的提拔重用之意,可我为了育种,艰辛奋斗了20多年,又有幸育出了品种,研究课题也被列入省上计划,所以怎么也不能就此放下。”
对很多人来说求之不得的机遇,就这样被赵瑜“浪费”了。
做官的机会可以“浪费”,可有些东西赵瑜却不愿浪费。女儿赵存芳说:“我爸平时连件好衣服也不买,更不让我们这些儿女给他买。他身上常常就是那几件普通衣服,洗洗换换。我妈常对我们说:你爸是‘老虎下山一张皮’。”
虽然在生活上不讲究,但在育种上,赵瑜却常常绞尽脑汁。
几十年如一日撑起学校产学研一片天
2005年,赵瑜偶然得知一家面粉企业从国外购进一批优质小麦,顿时来了兴趣:说不定这批优质小麦中可以挑出少许,作为杂交亲本材料!
“进口优质小麦都是经过处理的,不发芽。”该厂技术人员的一句话,给赵瑜高涨的热情浇上了一盆凉水。赵瑜却不死心,心想:虽然出口国做了处理,但这么大的量,难免有“漏网之鱼”。看到赵瑜的执著,好心的技术人员特地从这批进口优质小麦中拿出2.5公斤,送给了他。
为了做发芽试验,赵瑜想了个妙招:像生豆芽一样在被窝里催芽!一天,两天,三天,五天……到了第八天,奇迹出现了!赵瑜终于发现了8粒胚芽萌动的麦粒。他如获至宝,迅速将这8粒“宝贝”种在花盆中,放在温室里,像照料花一样照料小苗,待分蘖和长出永久根后,再把它们移栽到试验地。
已故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曾说:育种家都把自己选育的品种看做自己的“娃”。
赵瑜有8个孩子,其中3个孩子姓赵,两个儿子,一个女儿。另外5个“孩子”姓武,武功的“武”,分别叫“武农132”、“武农99”、“武农113”、“武农148”、“武农986”——都是他选育的小麦品种。姓武的孩子都是他亲手培育的种子。
大约每隔10年,赵瑜就有一个小麦新品种问世,这在小麦育种界是不多见的。1996年,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给上级领导写信要求继续留在农场搞育种研究,因为“种下的种子刚刚发芽,放下太可惜”。
今年6月2日,由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和陕西巨良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优质强筋小麦武农986品种观摩会,“武农986”集优质、高产、抗倒、抗病、广适于一体,农民可从增产和优质优价增值中增加收入,将全面提升小麦综合生产能力。 在这次观摩会上,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党委书记曹毓刚满脸笑容,他紧紧握着赵瑜的手对来宾说,赵老可是我们学校的一宝啊!他几十年如一日,撑起了我们学校产学研的一片天!造福农民、造福后代子孙!